瑞龙中药大讲堂|艾叶
- 分类:新闻资讯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5-05-16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艾草,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,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。它味辛、苦,性温,归肝、脾、肾经,具有温经止血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同时外用还能祛湿止痒。艾草的采集通常在夏季花未开时进行,采摘后除去杂质,晒干备用。
瑞龙中药大讲堂|艾叶
【概要描述】艾草,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,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。它味辛、苦,性温,归肝、脾、肾经,具有温经止血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同时外用还能祛湿止痒。艾草的采集通常在夏季花未开时进行,采摘后除去杂质,晒干备用。
- 分类:新闻资讯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5-05-16 17:00
- 访问量:
艾草,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,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。它味辛、苦,性温,归肝、脾、肾经,具有温经止血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同时外用还能祛湿止痒。艾草的采集通常在夏季花未开时进行,采摘后除去杂质,晒干备用。
历史记载中,艾草最早出现在《尔雅·释草》中,被描述为一种引火之物。到了梁代,陶弘景在《名医别录》中首次将艾叶作为温经止血的药材进行记载。艾草的药用历史源远流长,其应用范围广泛,不仅限于内服,还包括外用,如艾灸疗法。
河南省作为艾草的主产区,南阳艾产业更是占据了全国7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南阳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,为艾草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。这里的艾草品质优良,含绒量高,与传统的四大艾草相媲美。2021年,“南阳艾”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2024年更是升级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艾叶的炮制方法多样,包括艾叶、炒艾叶、醋艾叶、艾叶炭、艾绒等。艾草入药既可内服,又可外用,具有散寒止痛、调畅中下二焦气机的作用。
艾灸是艾草应用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种方式。艾叶经过特定的炮制过程,制成清艾绒或艾条,用于灸法治疗。艾灸能够通经活络,祛除阴寒,消肿散结,回阳救逆。艾灸时产生的热量和烟雾,能够带动药性成分渗透皮肤,改善人体内外环境的温度,舒展局部组织,畅通气血运行。然而,艾灸也有一些注意事项,比如应在晚上8时前结束,以免影响睡眠,且艾灸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洗澡。
除了艾灸,艾草在端午节也有驱邪避秽的寓意,悬挂艾叶可以驱赶蚊蝇虫蚁,净化空气。艾草还可直接食用,如青团、艾草饼干、艾草月饼等,也可作为日用品,如艾草洁面乳、艾草面霜等。此外,艾草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,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。
艾叶富含挥发油、黄酮类、多酚类、烯萜类等成分,具有抗菌、抗病毒、凝血止血、止咳平喘、抗肿瘤、镇痛抗炎、抗氧化、调节血糖血脂、增强免疫等多种功效。在临床应用中,艾叶可用于治疗妇科出血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、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疾病、骨伤及类风湿疾病、皮肤疾病、疟疾、毒蛇咬伤等。
在鉴别艾叶时,需注意其与伪品的区别。真艾叶叶厚,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,叶片拉断后有须状毛拉出;而野艾叶薄,叶背面基本没有白绒,只有一层薄薄的青绒;菊花叶味苦,叶下表面毛绒明显短,拉断后断口无须状毛拉出。
艾草,这一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健康守护者,不仅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,也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,成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。
艾草药膳推荐:艾叶陈皮水
配方:艾叶10g,陈皮10g。
制法:将艾叶与陈皮研末,用纱布包好,放入保温瓶中,以沸水冲泡,焖15分钟饮用。
用法:每周3–5瓶。
功效:祛湿补气,健胃开胃。用于脾胃气滞,咳嗽痰多,痛经,月经不调的患者。
注意:湿热痢疾,泄泻者忌用。
相关资讯



瑞龙中药大讲堂|一荷出九药,全身皆是宝
